

現場動平衡校正的具體步驟有哪些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申岢編輯部
- 來源:上海申岢動平衡機制造有限公司
- 發布時間:2025-06-14
- 訪問量:23
現場動平衡校正的具體步驟有哪些 一、前期準備:構建精準的校正基底 在啟動動平衡校正前,需完成三重校驗:
設備狀態掃描:通過目視檢查轉子表面裂紋、軸頸磨損及裝配間隙,使用游標卡尺量化形位公差偏差。 傳感器標定:將振動傳感器置于標準振動臺上,輸入50Hz/1mm峰峰值信號,確保幅值誤差≤±0.5%。 基準點設定:在轉子非工作面粘貼反光貼片,利用激光對中儀建立絕對相位參考系,精度達0.1°。 二、數據采集:捕捉動態失衡特征 采用”雙通道相位鎖定”策略:
徑向振動監測:在軸承座安裝ICP加速度傳感器,采樣頻率設置為轉速的256倍(如1500rpm時取64kHz)。 轉速同步觸發:通過光電編碼器獲取轉速信號,確保每個周期采集128個數據點,消除頻譜泄漏。 相位鎖定技術:當振動幅值達到預設閾值(如0.5mm/s2)時,自動凍結數據,誤差控制在±1.5°內。 三、分析計算:解構失衡的數學模型 運用”時頻域聯合分析法”:
頻譜解析:通過FFT變換提取1×、2×諧波幅值,若2×/1×比值>0.3則提示不對中故障。 相位拓撲:繪制極坐標圖,當相位角差Δφ>30°時,判定存在質量偏心。 矢量合成:采用李薩如圖形法,當橢圓長軸與X軸夾角為θ時,計算需加減的平衡質量m= (A1·sinθ + A2·cosθ)/ω2。 四、配重調整:動態補償的迭代優化 實施”雙平面反向平衡法”:
初始配重:在計算平面A、B處粘貼5g/10g標準配重塊,觀察振動幅值下降率。 靈敏度修正:若實際降幅<理論值80%,則引入修正系數K=實測降幅/理論降幅。 迭代補償:采用梯度下降算法,每次調整量為理論值的70%,直至振動值穩定在ISO10816-3振動標準B區。 五、驗證優化:構建閉環質量體系 執行”三階驗證流程”:
穩態監測:連續運行2小時,記錄振動幅值標準差≤0.1mm/s2。 瞬態沖擊測試:模擬啟停過程,確保沖擊響應峰值<2g。 環境適應性驗證:在±5℃溫變條件下重復校正,驗證平衡質量的熱穩定性。 技術延伸:對于柔性轉子系統,建議采用Campbell圖分析臨界轉速區間的平衡策略,當工作轉速接近一階臨界轉速的80%時,需引入動態剛度補償系數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