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動平衡測試儀操作步驟是什么
- 分類:行業新聞
- 作者:申岢編輯部
- 來源:上海申岢動平衡機制造有限公司
- 發布時間:2025-06-29
- 訪問量:6
動平衡測試儀操作步驟是什么
一、設備預檢與環境校準
首要任務:啟動測試前,需對動平衡測試儀進行系統自檢。
硬件檢查:確認傳感器、轉軸夾具、配重塊等組件無物理損傷,電纜連接無松動。
環境參數:確保測試環境溫度(20±5℃)、濕度(<75%)符合設備要求,避免振動干擾源(如重型機械、氣流)。
軟件初始化:運行校準程序,消除傳感器零點漂移,驗證信號采集通道的線性度。
二、傳感器安裝與轉子定位
關鍵環節:精準安裝是數據可靠性的基石。
接觸面處理:用無紡布蘸酒精清潔轉軸表面,去除油污與氧化層。
傳感器固定:
徑向振動傳感器:垂直貼合轉軸端面,螺栓扭矩控制在5-8N·m。
角度標記:用記號筆在轉軸上標定0°基準點,誤差需°。
動態對齊:啟動低速旋轉(建議50-100rpm),觀察傳感器信號波形,調整安裝角度直至波形對稱。
三、參數配置與測試模式選擇
技術核心:根據工況靈活調整參數。
基礎設置:
采樣頻率:≥轉速×5(如轉速3000rpm,采樣率≥250Hz)。
濾波器:選擇帶通濾波(截止頻率±5%轉速)。
模式選擇:
剛性轉子:采用單面或雙面平衡法,誤差允差≤0.1g·mm/kg。
撓性轉子:啟用高速動平衡模式,需同步監測臨界轉速。
安全閾值:設定振動幅值報警值(如0.25mm/s2),防止過載損壞。
四、數據采集與動態分析
技術難點:實時處理復雜振動信號。
啟動測試:勻速加速至目標轉速(±2%誤差),持續采集數據≥30秒。
頻譜分析:
識別基頻諧波,排除齒輪嚙合、軸承故障等干擾頻段。
計算不平衡幅值(RMS值)與相位角,生成極坐標圖。
異常處理:若發現幅值突變或相位跳變,立即停機排查傳感器接觸不良或轉子共振。
五、配重調整與驗證測試
閉環優化:迭代修正直至達標。
配重計算:
軟件自動輸出配重質量(m)與角度(θ),公式:
m = rac{e cdot r}{k}m=
k
e?r
?
(e為剩余不平衡量,r為配重半徑,k為平衡系數)。
物理實施:
在指定角度鉆孔或粘貼配重塊,誤差需<0.5g。
重新緊固所有連接件,防止二次振動。
復測驗證:重復步驟三、四,直至振動值≤允許公差(如ISO 1940標準)。
六、報告生成與歸檔
標準化輸出:確保數據可追溯。
內容要求:
轉子參數(質量、直徑、材料)。
測試條件(轉速、環境溫濕度)。
平衡結果(原始/修正后振動值)。
格式規范:采用PDF/A格式存檔,附原始數據文件(.csv或.bin)。
注意事項:
高速旋轉時禁止身體部位接近危險區域。
配重塊需通過磁粉探傷或超聲波檢測,防止裂紋引發飛濺事故。
定期校準設備(建議每6個月一次),使用NIST可追溯標準件。
通過以上步驟,可系統化完成動平衡測試,顯著降低設備振動(通常降幅達80%-95%),延長機械壽命30%以上。
